说起欧洲历史上善战的国家,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德国,因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都处于核心地位,几乎与整个欧洲对抗。但是在这之前,欧洲最擅长打仗的并不是德国,而是瑞士。
如今的瑞士以永久中立著称,一战和二战都没有参加过战争,给人和平的印象很深。不过如果把时间拉回更早的历史,瑞士其实曾经非常善战,在欧洲的多次战争中都能看到瑞士人的身影。
瑞士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之上,地形多为山地,土壤并不富饶,因此并不像现在那样富裕。被称作“欧洲屋脊”的高山环境虽然景致优美,但农田稀少,早期的瑞士经济并不发达。于是瑞士人想出了新的生路:发展雇佣兵体系。在欧洲的历史长河中,雇佣兵无处不在,从古希腊、罗马、波斯帝国到中世纪的各国战争,山地人民往往更具战斗力。
从15世纪起,瑞士各州政府大量组兵,供欧洲各国雇佣,因此诞生了声名显赫的“瑞士雇佣军”。与其他雇佣兵不同,这些士兵多是自由民、是公民,保有一定的人身自由。瑞士雇佣兵以忠诚和勇敢著称,常见的作战阵形多为长矛方阵,强调团体协作和严格服从指挥,因此纪律性也逐渐形成,广受欧洲各国青睐。
展开剩余59%因为瑞士雇佣兵战力强,许多君主都愿意雇用他们。但若两国都雇用瑞士兵,战场就可能演变成瑞士人之间的对抗,这也成为瑞士后来自我保持中立的原因之一。16世纪的比科卡之战是一个重要标志:当时瑞士长矛兵作为进攻主力出战,结果在泥泞的战场上失利,数千名瑞士雇佣兵逃散,名声一度受损。不过,这并不等于瑞士雇佣兵的整体战斗力消失,他们的战斗力并没有被彻底削弱。
几个著名事件也凸显了瑞士雇佣兵的历史影响。1527年5月6日,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对教皇发动战争,保护教皇的瑞士禁卫队约两百名,最终有大量同袍阵亡;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,保卫路易十六的事件中,786名瑞士近卫队在战斗中牺牲。1981年,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在罗马圣彼得广场遭遇刺杀,所幸瑞士近卫队奋力保护教皇,避免了更大危机。时至今日,教皇的护卫队仍由瑞士人担任。
维也纳会议结束后,为了防止拿破仑卷土重来,瑞士被正式确立为中立国,于是开启了长达两百多年的中立历史。直到现代,瑞士始终坚持中立立场,尽管在国际事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调解者角色。不过关于联合国的加入问题,瑞士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参与联合国的活动。直到2002年,经过公民投票,瑞士才正式加入联合国,随后在国际舞台上继续维护自身的中立与和平形象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在线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